2)第253章 多了800万亩良田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比全国各地的市场行情。”

  “同时遇到难题,还可以直接询问专家,也可以看看文章,和同行进行交流。”

  小段一边说,一边在网页上操纵着。

  “邓知,这次要买多少种子?”

  合作社有7500亩地,邓知想了想,说:“天麦1号20万斤,天玉1号2.6万斤。”

  “这么大的单子在网络上靠谱不?”

  “靠谱,天禾的种子其实最终还是天禾公司体系内接单发货。”

  说话间,小段就把采购单子打了出去,等着别人报价。

  刷新页面后,又看了另一条采购信息。

  “邓总,这里有条长期收购干玉米的信息,你看一看有没有兴趣?要不要报价?”

  “每天收购2000吨,可以打电话联系。”

  邓知好奇的凑近看了起来,讶然的张开了嘴巴,还真有人啊!

  “直接联系采购商?”

  “那不是,联系的是网站这边,双方达成交易了,由嘉禾负责配送,然后收取一定的配送服务费。”

  邓知大概明白了网站的运营模式,但依然有点犹豫。

  小段看他这模样,笑道:“服务费很便宜,比你自己谈肯定划算。”

  邓知想了想,“合作社暂时不缺钱,玉米粮想过一段时间再卖。”

  小段也理解,新粮出来这段时间,一般是粮价低谷期,现在玉米行情又好,惜售是常态。

  这时,合作社的种子订单也有了报价,是天禾接下的。

  邓知这才放下心来。

  买种子这事儿,只要天禾弄妥了,那就肯定没啥问题。

  小段说道:“有专家发文章了,【玉米的种植管理以及锈病的防治】。”

  “锈病?”

  邓知眼前一亮,“那我得看看专家怎么写的。”

  同样的场景陆续发生在全国各地。

  借着秋收期,

  惠农网的用户数量时刻都在上涨着。

  …

  京城。

  整個惠农网都沉浸在亢奋的情绪之中,实在是注册用户增涨的速度太快了。

  这在电子商务领域绝对是名列前茅的,何况还是农业领域。

  幸好惠农网准备的时间长。

  才没出现差错。

  郭阳也跟着查看了会儿后台数据。

  其实对他来说没什么好惊讶的,这是理所应当的。

  用户多是嘉禾体系内的,体系外的用户数量还有待开发。

  没一会,郭阳就又回到了专门给他留的办公室。

  惠农网现在的管理有点割裂,惠农网、微光公司、天禾种业三者搅合在一起。

  已经快有点理不清了。

  而且互联网团队,创业心思重,跳槽、挖角的情况严重,这是潜在的隐患。

  郭阳研究了下惠农网的核心管理团队,一共四人。

  除了负责软件系统建设的曲升外,另外三人都是后续找猎头挖来的。

  姜宇,拥有多年光合作用催化剂、马铃薯育种等农业项目经验。

  张文,专注三农领业多年,同时又有互联网行业的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