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一章 宴后简会!_我的科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教授,趁着这个机会我想开个简会,一来讨论红星拖拉机的分配问题和军工局相关安排,二来加深李强同志对军工局各部门的了解,以便日后容易接手。”陈康面露微笑,道出自己的想法:“这方面您最了解,所以我想先听听您的建议。”

  此话一出,在场众人全都精神一振,尤其是李强,双眼牢牢注视着身为最高科技组负责人的庄前鼎。

  “虽然红星拖拉机获得成功,但处于小规模手工作坊式生产状态,首月产量仅50台左右,情况不容乐观,军工局接下来要做的就是稳步提升红星拖拉机产量,尽早抵达每月200台预期生产指标,现阶段的话,我认为红星拖拉机按八比二分配,工业部门分配八成,兵工部门分配两成。”

  庄前鼎闻言,面容认真且严肃,缓缓道出自己和余华经过仔细讨论过后的红星拖拉机分配问题:“只有提升工业原料运输速度,才能提高各工厂实际产能。”

  工业部门和军工部门分配比——8:2。

  这是庄前鼎和余华仔细讨论经过数学计算后得出的现阶段最佳分配比,既能大幅度提升工业原料运输效率和速度,亦能确保兵工系统的运力需求得到初步满足。

  两成的分配额度,对于兵工部门来说肯定不够,但现阶段情况特殊,必须从客观角度出发。

  听到庄前鼎给出的分配比,李强略微意外,仔细思索之后点头认可,八比二分配虽然对兵工系统来说不怎么够,但总比没有强。

  想要提高武器装备产量,那么必须提高各工厂实际产量,而实际产量则受到工业原料供应问题限制。

  三者之间一环扣着一环,必须全面提升,才能做到实际意义上的增产。

  兵工科负责人胡志刚嘴巴动了动,想要说些什么,却无从下手,毕竟提出这个分配比的却是庄教授。

  庄教授的话,那就是权威。

  可以提出疑问,但是没有必要。

  算了,暂时忍耐一下。——胡志刚心中默默叹了一口气。

  “兵工科有意见吗?”陈康点了点头,目光看向胡志刚。

  “兵工科没有意见。”兵工科负责人胡志刚摇头回答,能够获得两成总配额也够了。

  “庄教授,工业部门获得的八成该如何细分才能达到最大效果?”陈康得到兵工科的答复,再次看向庄前鼎,继续问道。

  军工部门的详细分配无须在意,毕竟就是运输各种武器原料和成品装备,由兵工科自行规划即可,而工业部门则截然不同,由于涉及多地域和各大工厂,必须仔细讨论详细分配方案,以此令红星拖拉机起到最大作用。

  “目前来说榆林钢铁厂的运力不足问题最为严峻,设计日产量96吨,实际日产量5吨,而我们最紧缺和最需要的就是钢铁,我的建议是榆林工业区获得50%拖拉机配额,靖边工业区5%配额,安塞工业区10%,柳树沟工业区25%,公路建设工程10%,组建专业化运输队,如此一来保证钢铁优先增产,从而反哺红星拖拉机的生产,这是我和余华经过商议后确定的细致分配方案。”

  庄前鼎听闻这个问题并不意外,轻轻点头,看向众人,给出工业部门详细分配方案:“其次,驾驶员培育体系须提上日程,可以预见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会拥有成百上千台拖拉机,驾驶员缺口问题不容忽视。”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