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86章:该当何罪_明末黑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没有半点同情可言了。

  京城的商人只是偷逃税款,只要在规定时间内补上就行了。晋商所干的勾当的性质就截然不同了,暗中资敌等同于叛国谋反,是要被诛九族的。

  从宣大总督的重视程度就能明白一二,杨文岳特意拨给刘青云与陆毅各五百士卒,供其差遣,一旦所查商贾胆敢公然抗命,乃至唆使家丁进行抵抗,那便格杀勿论。

  太子有言在先,为了找出晋商的账本、银两与藏匿之物资,莫说弄得大同城里鸡飞狗跳,就算是挖地三尺也在所不惜。

  大军远征山茜,跟王朴打了一仗,算上各种开销与抚恤,几十万两就花出去了,这笔钱就必须有人给报销才行。

  兵部要求户部追加拨款,户部要求杨文岳进城之后,就要连本带利地把此战的投资给赚回来,必须达到200%才行。

  具体怎么赚,杨文岳是没有相关经验的,那就要倚仗太子的鹰犬们了,他们在这方面是驾轻就熟,属于资深业内人士……

  “大人,找到账本了!”

  一个藩子递交来两本册子,这都是从王登库创下的小箱子里找到的。

  “银子呢?”

  除了账本,陆毅最关心这个,因为这是太子最关心的物件,自己必须人赃并获。

  “禀大人,已搜出四十三箱银两及财宝,正在装车运回府衙!”

  这些商人可真是有钱,家财全然不逊于京城的商人,可是让参与搜查的藩子大为惊诧。

  “好!城内窝点不止一处,命其家人都说出来,胆敢抗拒,便可大刑伺候!”

  让这些晋商家破人亡又如何,他们所干的勾当让大明境内数以万计的百姓家破人亡了,这些晋商死不足惜。

  陆毅攥着账本,又对高晓松说:“走吧,回府衙断案去!”

  这箱子装两千两银子,四十箱也不过八万两而已,距离既定目标相差甚远,陆毅认为在城内的商贾身上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抓住了名单上的一条大鱼,加上网内的一些小鱼,若是只带回二三十万两银子,恐怕根本就没法向东宫复命。

  陆毅的心理底线是五十万两,哪怕让这些黑心的商贾都去卖儿、卖女、卖妻妾,也一定要凑齐这笔钱才行。

  代王的家财那是归太子所有,并不会送入太仓,所以才会让刘青云带来的东厂藩子负责追查。

  晋商赚取的带血的银子可是早就被户部预定了,为此户部还派过来一个大约五十人左右的小组,由一名郎中(正五品)和两名主事(从五品)带队。

  其目的就是随行监督,并且参与押运,在大同封箱启运之前清点一遍,等抵达京城太仓,再当众开箱二次清点一遍,这样才能做到分毫不差。

  太子监国之后,对中饱私囊的行为严加惩处,鉴于俸禄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只要不是利欲熏心的蠢货,都不会顶风作案。

  要是被同僚或者家仆举报,因为了十两银子都可能搭进去身家性命,这就完全是得不偿失了。

  而且一般说来,每次行动完毕,不论文武,太子都会大肆犒赏有功之臣,得到的月俸将高过规定数额很多,所以很多人也就不会以身试险了。

  在太子大力推广举报奖励制之后,很多人也就盯上此道了,同僚莫伸手,伸手看见必被捉!

  只要厂卫们根据举报搜查对方宅院,搜出的银两高于官员自身积累的年俸,那就需要到镇抚司说道说道了,说不清楚的后果应该很清楚……

  举报者能够得到蛀虫所藏金银的一成,反之,诬陷别人一经查实罪过等同于贪墨,这样就在无形之间起到了互相监督的作用。

  “王登库,本官不知应当称呼你为先生、员外还是大官人呀?”

  坐在知府位子上的陆毅嘴上很是客气,言语之中却带有一丝戏谑之意,没想到有朝一日,自己也能过一把当知府的瘾。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