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九百五十七章 三国同盟(六)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47年,确切的说是1946年的12月,也就是日本战败后没多久,日本文部、厚生,农林次官发出‘关于普及与奖励实施学校供餐’的通令。随后在1947年1月,开始面向全国都市儿童约300万人的学校供餐。1950年。首次实施完全供应,1952年4月。以全国所有小学为对象实施完全供餐。1954年,学校供餐法颁布。1957年。农林省调整国产牛奶的需求,牛奶列入供餐政策开始实行。

  战后日本的新食品中不少是因学校供餐导入的。为此,据说通心粉被称作‘有孔乌冬面’,奶酪出现在餐谱中时。曾被说成‘学校让我们吃肥皂了’。

  还有。餐谱中菜的命名也是五花八门,其中有很多菜品单凭名称很难知道它们到底是什么菜。例如,咖喱杂烩海鲜浓汤、炸手指、鲸轮、琥珀炸鲸、极光女神、脆炸大豆、酷农煮、蒲叶包菜、马弗拉等。人们总觉得学校供餐中这样的不知所云的名称泛滥,甚至文部省学校供餐课提到了这样的说明:‘风雅的名称是必要的,但是也需要看到名字就知道其内容的菜单。’

  需要说明的是,因为战败的关系,经济困难,所以虽然推行了完全供餐。但是供餐的经费却无从解决。所以很多地方都是一周只供餐几天,比如说日本京都地区的一所小学就是每周只供餐四天。其中三天主食为面包,还有一天则是提供副食。

  另外还有就是牛奶的问题,后世日本人的身高之所以能够得到增高,牛奶在其中提供的帮助自然是毋庸置疑。不过合理的膳食也很重要,毕竟光喝牛奶的话,可没有办法让人长个子。

  至于中国方面,则因为有科威特的油田支持,所以能够每周五天全部提供供餐——————自然,目前还仅仅只是有午餐而已。

  而且也有较大的区别对待,毕竟一些城市的学校到还没问题,可如果是些偏远地区的话。甚至就连校舍也不是很好,更别提什么食堂了。何况城市里的学校因为交通方面,所以在提供午餐的时候,可以多考虑一些营养上的搭配。但是那些较为偏远一些的地区,就没有这个条件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让学生们吃饱还是没问题的。

  而且实际上供餐制,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是很有好处的——————别的不说,供餐制所需的食物,就需要从一些农民的手中购买吧?

  ——————————————————————————

  至于为什么要同时供应牛奶和酸奶两种营养品,则是因为牛奶这东西固然不错,但是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至少这个世界上就有许多人是没办法喝牛奶的,而与之相比,酸奶的营养价值几乎丝毫不差,而且口感好,也能让绝大部分的人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