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九十八章 交谈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人物,但山县有朋毕竟也已经有好几十岁了,精力上无法和过去相比,自然不可能像年轻时那样面面俱到,对如今国内的情况,重要一些的还没什么,次要一些的就不是很清楚了。这也是精力不足的关系。

  “自从三十三年,皇国推行义务教育以来,小学入学率已经达到了95%,按照文部的统计,再过三到五年,应该可以将入学率提高到99%...”

  桂太郎并没有承诺什么100%,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达到的数字。

  理论上讲。只有每个人都入学,才能称作是100%。但是不要说在这个时代,即便是后世也不敢保证一个国家可以把每个学生都送入学校,所以桂太郎只敢说99%个数字,至于100%?糊弄下小朋友就好,糊弄眼前这个人?还是不必了吧…

  不过就算是这样。95%和99%,这依旧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

  这点只要想想在辛亥革命之前,中国的识字率甚至还不到二十分之一就可以想象。

  历史上的日本,就是在1920年达到的小学99%的入学率。虽然理论上说这并不是很彻底,但从实际角度考虑的话,所谓的99%其实已经算是100%了,何况还要考虑一下许多因为特殊情况而无法入学的孩子。尽管谁也不清楚自啊这个时代,这部分人是否会被算进去…

  套用一句话来讲,那就是‘不是百分百,胜似百分百’…

  与之相比,中国虽然在许多方面已经有了超越,但是在教育方面和日本的差距却是巨大的。毕竟日本已经基本完成了义务教育,而中国呢?还在执行着所谓的三步走计划,而且就连第一步都没能完成。

  不过日本能取得这样的成就。其实也不是一日之功。

  早在1871年明治政府推行‘废藩置县’,并且包了中央政府对全国的统治后,便设立了文部省,负责管理全国的文化教育事业。

  文部省成立后,即着手改革学校制度。1872年颁布《学制》令,开始教育改革的试验。《学制》由学区、学校、教员、学生和考试、学费等五个部分组成。《学制》决定把全国分为8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设1所大学和32个中学区。每个中学区分成210个小学区,计划在全国设立53760所小学。由此可以看的出来,日本政府对教育的重视。

  不过实际上初期的时候,这部分执行的并不顺利。因为当时日本的财政很紧张,执行的并不是义务教育,人民不满征收过重的教育税和学费,到处发生捣毁学校事件,《学制》的改革计划并未全部实现。

  话虽如此,但这一部分还是替未来奠定了基础,从1873年到1878年小学校数和学生人数都增加了2倍多,适龄儿童入学率由%上升到%,这算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