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零六章 新港镇_扩张之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然,他也可以让特事局出面,弄一些事情来制造出兵的理由。

  但是北洋的京畿军政执法处虽然不如特事局,可也不是吃干饭的。

  而且想要弄出这类的事件来,也需要相当长时间的准备才行。

  问题是,严绍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他会想着在1914年前结束这件事。就是因为如果到了1914年,万一一战如期发生,那青岛就会面临日本的威胁。

  这种事情上袁世凯肯定是靠不住的,而严绍单凭自己的力量显然也不可能会是日本的对手。何况在他身后还有那么多拖后腿的,所以如果不希望青岛会落在日本人的手里,就必须在一战前统一中国,并且在统合了全部力量后抢在日本人前面收回青岛。

  自然。就算严绍真的能在日本之前就抢回青岛,日本也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因为青岛是一战前协约国就已经许诺给日本的,这点上怕是连法国也不会站在严绍这边。

  但是只要能抢先夺回青岛,再加上统合了全国,至少是半个中国的力量后,严绍手里所用手的实力与筹码。至少在青岛上和日本人决战,严绍多少还是有些把握的。

  这个时候的日本还不是二三十年后的日本,这时的日本工业还很薄弱,尤其是在粗钢产量上更是只有40万吨,还不如现在安徽一半的水平——————这也多亏了严绍过去砸的那么多钱。再加上汽车厂对钢铁的需求。

  尤其是在全国各地都有一些与雨石集团合作的工厂开工后,目前零部件方面。国内生产的部分已经占据了全部所需的10%,剩下20%是由法国负责的,70%则是交给了美国人。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份额的数量还在逐渐的上升当中。

  对此法国人是心满意足,毕竟每年一千万英镑已经足够了,而美国人的话就有些悻悻了。

  但也没办法,难不成他们还有理由制止严绍在国内采购零部件?何况这个世界上能够提供这么多零件的国家也不算少。

  诸多列强里面,日本可以滚一边了,法国、英国和德国都可以作为替代者。就算美国人有什么意见,严绍也可以换一家来。

  至于钢铁厂,在过去钢铁厂一直都处于亏损状态。

  但是由于国内不断出现一些零件工厂,再加上兵工厂的正式投产,还有詹天佑那边对钢轨的需求,眼下钢铁厂一年的盈利已经达到一千万银元。

  ————————————————————

  就像上面说的,日本现在还不能和二三十后相比。

  历史上日本粗钢产量第一次超过一百万是在1924年,从1923年的万达到了1924年的110万。而从110万到200万,则只用了5年的时间,也就是1929年,当时日本的粗钢产量为万吨。

  而在通过918事变夺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