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1章 牧草压缩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团场的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下降,职工都不情愿草田轮作。”

  “另外,大伙想想,有没有降低物流成本的办法?”

  闻声寻去,是刚才提供营养成份含量数据的那年轻人,戴着眼镜,一股书生气。

  领导连连哀叹,“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啊!棉花要施用大量化肥,又没有苜蓿轮作养地,长久以往,土地就废了!”

  这还不如不收呢!

  有人心算了下,头茬的每亩收益只有三十几元。

  “从美利坚运到我国沿海的成本只有10美元/吨!”

  余小川摇了摇头,“外运成本太高,运到京城和魔都,运费每吨都要五百元。”

  向天山问道:“今年行情如何?”

  疆省,生产建设兵团,某间办公室内。

  “当然能行!”郭阳掷地有声的说道,也记住了这个年轻人得模样。

  “一级苜蓿干草,本地价约750元/吨,魔都和京城的价格在1500元/吨左右,粤省那边可能还要高些。”

  “所以,只要我们能在二次加压打捆技术上作出突破,运输容量增加,成本自然就降下来了。”

  ……

  经过处理的苜蓿干草,营养保留完整,口感也极佳。

  “那是老美的技术,我们能行吗?”

  “预计头茬的苜蓿干草亩产量在80公斤左右,产量不高,但十几万亩也至少有1万多吨的干草。”

  随着第一批紫花苜蓿还田,也意味着其余的苜蓿也可以开始刈割了。

  会议室再次沉寂,连呼吸声都小了下来。

  有人问道:“销往魔都和京城呢,会不会好点?”

  “主要还是经济效益太低了,都快比不上小麦和玉米了。”

  余小川仿佛明白众人的心思,补充说道:“还要看产品等级,二级干草550元/吨,三级只有400元/吨。”

  坐在一旁静静听着的郭阳站起了身,双手拍掌,笑着说道。

  九泉干旱少雨,含水量肯定没有问题。但土壤可全都是盐碱滩改良出来的生土啊,营养成份能高到哪里去。

  果然,坐在会议室角落的一个年轻人,提供了养分数据。

  尘封许久的克拉斯青贮机械再次亮相。

  ……

  会议室冷寂了下来。

  “苜蓿草粉都是作蛋白质添加料,加入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低,也卖不上价,而且,公司目前的草粉加工设备就老板从国外引进的那一台。”

  “现在苜蓿价格不稳,种棉花的净收益要高出70%~100%呢。”

  连片的苜蓿草流青溢翠,花蕾摇曳,一台台收割机穿梭其中,绿地毯变成条纹毯,像是在大地上作画。

  “要不还是不收了吧?或者直接还田?”

  “我们的草捆密度只有120kg/m,但进口的干草捆密度为450kg/m以上,集装箱容量可以达到25吨。”

  “苜禾啊,今年产量应该不高,行情又不景气,也不知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6月初,蓝天白云,微风徐徐。

  等苜禾1号上市了,其主要市场还是要销往沿海或者出口。

  “关注下吧。”

  郭阳消耗了自然能量,提升了几台牧草打捆机,使草捆密度大幅提升。

  同时,也改造出了草捆二次加压机,经过二次加压的干草捆,密度瞬间提升到了500kg/m。

  足足提升了4倍!

  也意味着运输的成本从500元/吨下降到了125元/吨!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