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47章 从田间到餐桌_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农业部的目的不言而喻。

  国产大豆的危机让一干领导人都很头痛,大豆和粮食产业上专家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

  免税费、给补贴、给进口转基因大豆设置障碍…种种措施已经在实行中。

  但还有个隐患。

  现目前的国内大豆产业投资者大都是跨国粮商,纯正内资企业除了九三粮油,再没有其它的。

  这些跨国粮商投资我国大豆加工业是以销售洋大豆为前提。

  如ADM收购了华农集团湛江油脂厂30%的股份,却取得了其70%的原料采购权。

  跨国粮商投资我国大豆行业,只是作为其变现国际贸易利润的一个环节。

  与其说是来投资,不如说是来抢占国内大豆消费市场,消灭竞争对手,进而垄断。

  这就导致农业部有些时候想扶持龙头企业,都找不到合适的主体。

  嘉禾就这样进入了农业部的视线。

  其强大的盈利能力,以及在大豆、玉米、牧草等种子领域的控制能力,让其能从容的应对加工行业的高风险。

  换句话说,嘉禾能承受更高的亏损,而天豆1号在盐碱地等荒地和中低产田上的潜力,也让嘉禾具备反转局势的能力。

  目前的国储政策只能解决农民卖粮难问题,解决不了市场短缺问题。

  国储仓容也不可能无限制收购。

  把给国储的补贴政策给大型加工企业就成了必然,让企业参与到收储行列来,既解决了国储仓容不足,又能减少加工企业进口大豆的数量。

  然而,这一政策也存在隐患,以往的经验告诉农业部,有些企业,甚至包括国有企业都是靠不住的。

  前头拿了政府补贴,掉过头来就将大豆卖给国储部门,充当二道贩子。

  这样国家补贴给了出去,国产大豆又并没有在加工环节消耗掉,问题是一点儿没解决。

  能扶持的企业选项少之又少,除了九三粮油,农业部确实也极为钟意嘉禾集团。

  承受得起亏损,加上国家补贴,然后再静待时局反转。

  所以,刘司长是很在乎郭阳在会上的表态的,虽然其说得很简短,但意思到了就行。

  事实上,郭阳也有了介入全产业链的心思。

  更何况是国家有难,这时候嘉禾站出来,能取得的政治收益是超出想象的。

  四大跨国粮商都有极强的政治背景,总统都能时不时的出来下场撑腰。

  嘉禾要想在国际上乘风破浪,背后也要有大国力量的支撑。

  并且,这时后国内大豆压榨产能严重过剩,不仅是跨国粮商全线并购的最佳时机,同时也是嘉禾并购的时机。

  和国粮集团东一榔头西一榔头不同,按郭阳的计划,嘉禾将专注于大豆、玉米、小麦、牧草等加工领域。

  那么,顺势也可以进入饲料行业。

  郭阳此前新培育的玉米新品种,被命名为天玉8号,是极为优良的优质蛋白玉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