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2章:下一站茶山刘_我在北大学考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读工农兵大学。”

  苏亦点头,“现在挺好。”

  陈飞感慨,“是啊,现在挺好。”

  说完,陈飞显现不想多谈这些,就继续说,“332路南边起点在动物园,往北经过民大、工大、农科院、人大、北大等多个著名学府,最后到达颐和园。大部分都高校,以后小亦你在北大读书了,有时间可以在到处逛逛,挺好玩的。”

  其实不用陈飞介绍,苏亦对于332路电车也不陌生。

  他前世三战北大,就在北京混了好几年,对这条公交路线,再熟悉不过。

  332在公交迷眼中是“学历最高”的公交车。在地铁四号线开通之前,也是游客去往颐和园的首选路线。

  以前挤这条公交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学生,现在嘛,其实也是。

  苏亦目之所及,基本上都是学生装扮的乘客。

  这不,就在陈飞跟苏亦聊天的时候,旁边就有人搭腔了,“真巧,哥们也在北大读书啊?”

  搭话的对象是陈飞,而搭话的人,则是一个穿着灰色的确良衬衣的青年,斯斯文文,戴着眼镜,很质朴。

  陈飞摇头,“同学误会了,我们过来参加复试。”

  “复试?”

  对方的声音立即提升一个高八度,“好巧,我们也是。”

  说着,就指着身边的几个同伴,“我们都是。”

  说着,率先说话的青年就开始自我介绍,“你好,我叫钱立群。”

  钱立群?

  这个名字,成功引起了苏亦的注意力。

  “钱教授?”苏亦下意识说。

  原来这位仁兄就是大名鼎鼎钱立群,只是这个版本的钱教授太过年轻,完全颠覆前世的认知。

  也难怪对方就坐在旁边,而不识。

  得知陈飞也是过来参加北大研究生复试后,俩人就聊嗨了。

  此时的钱教授,已经39岁,应该是78级北大年龄最大的研究生了。

  苏亦的话,让人中一阵哄笑,一脸戏谑的打量着钱立群。

  钱立群满脸尴尬,“小朋友,不要误会,我也是考生,不是老师。”

  大名鼎鼎的钱教授,苏亦还是知道的。

  考研,要考文学专业的现当代文学方向的话,钱教授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就是必考书籍。

  前世,苏亦考研,在文史哲徘徊的时候,没少翻看这本书。

  对于钱教授的生平,多少有些了解。

  如果是文学爱好者的话,不知道钱教授也没有关系,北大大名鼎鼎的孔庆东孔大和尚,就是钱教授的弟子,并且还是被寄予厚望的文脉传承人。

  被苏亦一叫,大家就开始起哄,“老钱,你这副装扮,人模狗样,确实是像大学教授,以后不当教授了,天理不容了。”

  另外一个同伴也开始打趣,“老钱,要不,以后我们就喊你钱教授吧。

  一时之间,众人三言两语之间就聊起来。

  苏亦则躲在一旁打量着众人。

  332路的乘客打扮,确实跟103路的乘客有了很明显的分割,满满的确良穿搭记忆。

  女乘客除了传统的灰黑蓝的棉衣外,还多了的确良碎花裙子,就算挤在公交上都能裙角飞扬。

  而男乘客,大部分都是白色的确良衬衣,不少人还将下摆扎在裤腰里,一水的公狗腰,很是让人羡慕。

  实际上,除了不扎腰外,苏亦的装扮跟这个时代的青年也没事有什么区别。

  332路公交,确实比102路更加的热闹。

  谁让同车的乘客,大部分都是赴京准备研究生复试的学生呢。

  这些来自于天南海北的共和国天之骄子肆意地高谈阔论,下车的时候,还依依不舍的相互交互联系方式。

  苏亦很好扮演着路人的角色。

  就他一个小屁孩,谁会理他。

  苏亦想要躲在背后观察着众人,深藏功与名,陈飞却不让他如愿。

  或许是觉得不应该零落他,所以在跟众人聊天的时候,陈飞就把话题放到苏亦身上。

  陈飞对着钱立群说,“真巧,如果不出意外,咱们北大这届最大跟最小的学生,都在我身边了,好荣幸。”

  得知苏亦也是过来参加复试的时候,钱立群的脸色精彩极了,“原来传闻都是真的啊。”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