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章 富贵险中求_晚明海盗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这年龄就不行。李图已经十八岁了,再去读四书五经年龄太大了。便是用手段取了功名,恐怕到时候已经天翻地覆,改朝换代了。

  是去东北从军,抗击建奴拯救华夏?以明末的腐朽官场,糜烂军旅,李图不相信自己能通过一己之力改变人心,改变历史。真要去参军,绝对是炮灰一个。

  去西北投靠李自成?那是死路。山海关一战,李自成的百万大军还不是灰飞烟灭。

  最后一条路,就是去建州投鞑了。可是剃发为奴,屠杀同胞,那也不是李图能做得出来的。

  只有做海商一路,前途光明,进可攻,退可守,正是一条光明大道。向大海取荣华富贵,才是好男儿的作为。

  自从那天听弟弟说到通番船,李图就心里一亮,仿佛看到了一条明路。

  即便是家里的这四十两债务,这大山一样压在李家身上的债务,李图也要向这条明路索取解决办法。现在这艘通番船,就像是李图的未来一样,摆在了李图的面前。

  当然,海上风高浪急,有时候甚至会遇上飓风,出海是有风险的。

  不但如此,在这个十七世纪初的东亚,并没有哪家海商海盗能够垄断海面,各个势力用武力,智力和胆略互相竞争,攻伐不断。商船出海,时常会遇上海盗被劫掠一空,甚至有被杀的风险。

  但正因为如此,海商需要有本事的手下。

  海盗的风险,让各个船主都不得不网罗武勇过人的好汉,为自己的远洋贸易保驾护航。

  风险越大,收益越高。波涛汹涌的大海上,正是李图这一身武艺的用武之地。

  李图又搜肠挖肚地盘问李通,一直把李通看到的船舶情景,细节,问了个遍,这才放过李通。

  吃过晚饭,李图暗自盘算了一晚,打定了主意。

  第二天一早,李图和李通脱了孝服,换上寻常衣物,一起去寻那通番船。

  出发之前,两人在集市上买了两个西瓜。

  那些船工水手们既然下不了船,生活物资上自然不方便。便是有米饭蔬菜,瓜果总是缺乏的。拿两个西瓜去,也算是见面礼,话也好说些。

  两人捧着西瓜从镇东头出去,翻过大井岭,穿过楼仔村,越过后庭山,走了两刻钟,这才到了那通番船停泊的梅湾。

  那梅湾是一片悬崖峭壁,在其中有几十处凹陷进去的地方可以隐藏船舶。两人在峭壁下面的沙滩上绕过去,又走了半刻钟,才找到那艘走私货船。

  绕过一个峡谷,李通往前一指,激动说道:

  “便是那艘大船!”

  李图往前一看,看到了那艘三桅中式帆船。

  那艘“大船”,在李图眼里,当真算不上有多大。

  按照后世的标准,这艘船的排水量大概也只有三、四百吨。后世远洋的船都是几千吨几万吨的,几百吨的船都是袖珍船了。

  但在这个时代,对比常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