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76章 值得记住_最强旅游直播系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公平的,就说清朝的时候,如果没有林则徐和左宗棠大力推进这件事情,这些人就算是想挖也得不到支持吧!”

  “这世界上哪有什么绝对公平的事情,至少目前来说坎儿井出现了,也造福了一方百姓,那就够了!”

  “我觉得很不公平,凭什么只有领导被人记住,做事的人却什么也得不到!”

  “没有啊,做事的人也得到了呀,就说当年挖井的这些人,他们的子孙后代不是也享受到了有水的好处吗?”

  跟着张扬一路过来的那些游客也在旁边议论纷纷,大家倒不是非要争出个什么你错我对,只是在跟着张扬过来参观会给人一种截然不同的吸引感,这有故事、有史料记载、还能有各种观点抛出来,所有人也只不过是情绪使然。

  随着众人来到了当年进行这项水利工程所使用的工具复原展厅前的时候,看着那些简陋的盆盆罐罐和工具,张扬又开始了例行讲故事的时刻。

  他准备借用这个接下来要讲出来的故事,来让大家自己判断到底谁对谁错?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努尔·买买提的人,他是鄯善县吐峪沟乡苏贝西村的村主任。

  村里,有一条叫买英阿斯喀勒的坎儿井,大约是在1900年开凿的,所以,苏贝西村的坎儿井一般都不太长,都在2000米以内。

  至于不长的原因,主要是出水量都比较大,每天能供应20亩地的用水,所以人们也就不想挖得太长了。

  不过努尔·买买提是个能人啊,也是个闲不住的人,他自己闲不下来,也不想让村民闲着没事干。

  于是,他组织村民对买英阿斯喀勒的坎儿井进行延伸,村民们将这条井延伸到了20多千米,出水量也增加到每天可以浇灌25亩地,其中的竖井,也比一般的井都深,平均达到了98米。

  通过之前介绍的时候,大家应该也能知道,竖井之间的距离,一般是越在上游,距离越大,所以,这条井的竖井,最深的地方至少有130米。

  不来为了记住努尔·买买提的功劳,村民们就将买英阿斯喀勒的坎儿井重新更名为努尔·买买提主任坎儿井,用这种方式来赞扬他。

  有人计算过,这条努尔·买买提主任坎儿井,如果平均15米有一个竖井,这条井就有1380眼竖井,所以想想这事多么大的一项工程了,所以,这条坎儿井也是整个吐鲁番坎儿井中工程量最大的一条井。

  还有就是林则徐和左宗棠,刚才咱们直播间里面也有人说了,如果没有这两个人当年来到这里之后推行这一项工程的进展,那么也就不可能有现如今如此多的坎儿井出现。

  干活的人很辛苦,但是真正掌舵的人、决定做这件事情的人则是更值得人记住,并且在以后的岁月中流传着这些人的名字,被当地人所纪念。”

  博物馆里的这条坎儿井是艾斯卡尔·阿吉主持开发的,全长10公里,因此就以他的名字命名。

  走过雕像,路过明渠,进入幽暗的暗渠,众人来到了这条坎儿井的龙口,也就是明渠、暗渠与竖井口的交界的地方,也是天山雪水经过地层渗透,通过暗渠流向明渠的第一个出水口。

  更是有暗渠旁边生长的一些大树,一直延伸到了地面上方茁壮成长。

  张扬和众人迈着缓缓的步伐,走一路,看一路,思一路,感慨一路。

  “坎儿井不是井,她是一本书,一本厚重的历史文献,她记载着吐鲁番盆地的水利发展史,颂扬着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勇气。”

  似乎是有一种莫名的情绪,随着站在龙口前边的张扬所说的话轻轻的从他的身上飘出,好像融合进了这地下当年挖掘这里的诸多人的情绪之中。。

  这其实就像是母亲的奶水,给了孩子生命,今生难忘。

  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着这片黄土地,也滋润了这里人的心田,更是洗刷了来这里参观游客的心灵。

  。

  请收藏:https://m.gwylt.com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